看懂这些观点 撰写文案我们不只是于撰写文字了
我入行的时候,也顶礼膜拜广告史上那些神一样的文案作品。奥格威的劳斯莱斯长文案、伯恩巴克的大众甲壳虫和安飞士租车、尼尔法兰奇的金牌马爹利、David Abbott的芝华士父亲节、许舜英的中兴百货、李欣频的诚品书店、詹伟雄的草山先生、团长的兰乔圣菲……
我一直认为,文案是广告公司最重要的职位,但文案拿的薪水却是全公司最低的。
道理很简单,文案毫无技术壁垒可言。文案就是个写字的,理论上来讲只要识字、有正常的读写能力就能做文案。
在广告公司做文案的,大学专业学什么的都有,我见过的就有学法律的、学物理的、学数字的、学机械制造的,广告教父大卫奥格威做广告以前,还是做厨师的呢。
正因为文案没有门槛,谁都能写上几句。所以同级别同资历的策划、美术、包括AE,薪水都比文案高。
因为策划至少还要懂一些营销理论和市场趋势,美术需要懂得使用PS、AI等软件,AE还能搞定客户带来生意,而写字人人都会。
绝大多数营销运营案例背后,都会有心理学规律在起着作用,影响我们的选择和判断。
比如我们的大脑会觉得:
漂亮的就是好的。所以行头、包装以及视觉很重要。
未知的就是危险的。所以一定要让用户有熟悉感,可以和熟悉事物做关联。
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就是好的。不然为啥现在健身行业都说健身完了更吸引异性?
越能看得到的东西越是好东西。所以我们总是说要场景化、具象化、细节化。
越是经久不变的越重要。所以百年老店就是好啊。
越大的东西越重要。所以现在那些高端品的包装是越做越大了,拆了一层又一层。
重复越多的越重要。所以洗脑广告一直到现在都很盛行。
越能打动情绪越重要。所以你看那些抖音短视频爆火的都是啥样的。
这些都很直接就能刺激大脑反应,马上影响消费者认知心理,进而影响决策。